2012年4月1日 星期日

醫師,唉!我睡不著。

訪身心科徐聖輝醫師

健康的人和生病的人,生活的表現縱有諸多的不同,但其最大的不同莫過於前者「吃得下、睡得著」;而後者「吃不下、睡不著」。尤其睡不著的人越來越多,住院病人的失眠更可以說是常態,總在半睡半醒之間。

/ 鄭春鴻主任 

  有人說:「吃得下、睡得著」就是福氣。的確,健康的人和生病的人,生活的表現縱有諸多的不同,但其最大的不同莫過於前者「吃得下、睡得著」;而後者「吃不下、睡不著」。尤其睡不著的人越來越多,住院病人的失眠更可以說是常態,總在半睡半醒之間。

  每個人對睡眠的要求差異很大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身心科徐聖輝醫師指出:「一般人失眠的比例大概有15-20%;根據我的臨床統計,因為失眠而求助於身心科的癌症病人,占所有病人的三分之二。可以說失眠是癌症病人經常發生的困擾。」失眠是一種睡眠障礙,它是指入睡、睡眠保持及睡眠間出現障礙或者出現異常的睡眠行為,如夜驚或夢遊。

 睡眠是生存及良好的健康所必需的,但一個人為什麼會失眠,原因很複雜。怎樣的睡眠才算「有障礙」,才算「失眠」,一天睡幾小時才夠,因為不同的人對睡眠的要求差異很大,所以也很難有個定數。

「健康成人每天所需的睡眠時間可短至4小時,長至9小時。」徐聖輝醫師說:「大多數人在夜間睡眠,不過現在過夜生活有的人越來越多,有些人為適應工作需要而在白天睡眠,但這種所謂的『陰陽顛倒』的生活,常引起睡眠障礙。」

  為什麼最好不要過『陰陽顛倒』的生活呢?徐聖輝醫師說:「日出而做,日落而息,這是亙古的常律,再者晚上無論環境和氣氛都更適合睡眠,非不得已仍建議維持晚上睡覺為宜。」

 哪些常見因素影響睡眠?

人為什麼會失眠呢?有哪些常見的因素會影響睡眠時間長短及清醒時感覺呢?

徐聖輝醫師表示:「激動及情緒抑鬱、藥物對睡眠都有影響:一些使人入睡,而另一些造成睡眠困難。一些食物和食物添加劑,如咖啡因、辣味過重的食品和味精(MSG)也可影響睡眠。」徐聖輝醫師特別指出,有很多人在睡不著的時候,會以喝酒來「幫助睡眠」,但是更要注意的是成癮的問題。

他進一步指出,人的睡眠一般不是「一睡到天光」的。睡眠可分為4期,每夜分別循環56次。睡眠可從1期(睡眠最淺期,最易喚醒)進到4期(睡眠最深期,最難喚醒)。在第4期,肌肉最鬆弛,血壓處於最低點,心跳及呼吸最慢。

他說,除了以上4期,還有一種睡眠伴有快速眼動(REM)及行為活動。在快速眼動期,腦波活動很高,近乎於清醒狀態。伴隨REM睡眠出現的腦電波變化可用腦波圖(EEG)記錄。

睡覺會作夢,有的夢很離奇;有的夢卻很具體。睡覺作夢會不會影響睡眠的品質呢?無夢「一睡到天光」的睡眠才是優質的睡眠嗎?徐聖輝醫師表示:「睡覺都會作夢,只是我們有時記得住夢境;大多數的情況是一醒來就忘了作夢的內容。」

他說:REM睡眠中,脈搏、血壓和呼吸的速度都增加,而肌肉處於最鬆弛狀態。大多數發生於REM的夢是抽象與超現實,非REM期發生的夢則是清晰、有意義,而大多數的夢語、惡夢及夢遊發生於第34期。在正常的夜間睡眠中,快速眼動期約在睡著九十分鐘後,由深層睡眠階段慢慢移出到淺層睡眠階段時出現。」

 失眠不是病,是多因素綜合症狀

 失眠是指入睡或維持睡眠困難,或因睡眠障礙以至於人們在醒後覺得睡眠不足。徐聖輝醫師表示:「失眠並不是病,而是一個多因素所致的綜合症狀。這些因素包括情感及生理問題和藥物使用。不管青年人還是老年人都可出現失眠,常伴發於情感障礙如激動、焦慮、抑鬱或恐懼。有時人們難於入睡僅僅是由於腦及身體尚未疲乏。」

失眠不要自己亂買藥吃

失眠求診於醫師,通常會得到睡眠藥物的協助。鎮靜藥(催眠藥、輕度鎮定劑、焦慮藥)是最常用的藥幫助睡眠的藥物。

徐聖輝醫師表示:「大多數相當安全,不過,一旦一個人習慣用它們後可能會變得無效。停用後,可能會產生戒斷現象。」他指出,有些病人使用了很多天後,一旦停用可能會使原有睡眠障礙惡化(失眠反彈)並增加焦慮。醫師推薦逐日減量,完全停藥可在幾週內完成。

 大多數鎮靜藥需有醫師處方,因為它們可使人成癮,也可能出現過量。因此,失眠的人要循正常的管道找醫師幫忙,不要自己亂買藥吃。

醫師舉例說,鎮靜藥對老年人和有呼吸問題的人尤其危險,因為他們可能會抑制腦呼吸中樞;也會降低白天警覺性,造成駕駛和機器操作危險,當與酒精和其他鎮靜劑、麻醉劑、抗組織胺藥、抗焦慮藥同時使用時尤其危險。所有這些藥都可造成嗜睡及呼吸抑制,加成作用更危險。

「早醒」都可能表示憂鬱

 當人變老後,睡眠減少,睡眠時間也發生改變:4期睡眠變短並最終消失,各期中清醒時間增多。這些變化雖然是正常的,但常使老年人覺得他們睡眠不夠。徐聖輝醫師表示:「老年人不一定需要與年輕人一樣多的睡眠,也不需要藥物來改變這些正常的與年齡相關的改變。」

不過,「早醒」類型在老年人中較常見。一些人可正常入睡,但幾小時後即醒且不能再次入睡。有時他們會時睡時醒睡眠不滿意。醫師說,任何年齡出現的早醒都可能表示憂鬱。

 另外有些人,該睡的時候被打擾而睡不著,不該睡的時候卻呼呼大睡。這種睡眠被打亂的人可能經歷睡眠節律倒錯。這些倒錯常發生於時差(特別是搭飛機從東到西),不規則的夜班,工作時間經常變換,或過度飲酒,也可能是藥物副作用。腦內生理時鐘的破壞(如患腦炎、腦卒中、阿滋海默病等)也可打亂睡眠節律。             .

 失眠若與抑鬱有關時需服抗憂鬱藥

 身心科醫師怎樣幫助失眠的人呢?診斷失眠之時,醫師一般會評估病人的睡眠類型,包括有無藥物、酒精和禁藥的使用;精神壓力及體力活動的程度。由於一些人需要的睡眠較他人少,所以失眠的診斷應根據個人需要而定。徐聖輝醫師表示:「通常醫師將失眠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前者指無明顯相關生活事件壓力的長期失眠,後者則繼發於疼痛、藥物、激動、抑鬱或極度壓力等因素。」

 他說,失眠的治療要根據原因及嚴重程度。老年人的年齡相關性睡眠改變通常不需治療,因為這種變化是正常的。由於隨年齡增大總睡眠時間減少,老年人可能會發現早睡早起是有益的。

他建議,失眠病人在睡前一小時,應安靜和放鬆並使臥室氣氛有助於睡眠,低柔的光線,最低雜訊及舒適的臥室濕度是必需的。如果失眠是由情緒壓力而致,針對緩解壓力的治療比服用睡眠藥更有效。當失眠與抑鬱有關時,一些有鎮靜作用的抗憂鬱藥可改善睡眠。當睡眠障礙干擾了個體的正常活動和健康感時,間歇使用鎮靜、安眠藥可能會有幫助。 

《進階衛教》1

成天昏昏欲睡怎麼辦?

增加正常睡眠1/4稱為「過度睡眠」

 

有人睡不著,不過,也有人像澳洲無尾熊一樣,成天昏昏欲睡。

徐聖輝醫師表示:「一個人如果增加正常睡眠1/4,就稱為『過度睡眠』。過度睡眠較失眠少見,但它通常預示嚴重疾病的可能性。暫時性的過度睡眠在正常人也可出現,常見於正常人幾天幾夜不睡覺後或不常有的體力勞累後。持續很多天的過度睡眠可能是心理疾病的一個症狀,如嚴重焦慮或抑鬱;安眠藥過度使用;睡眠呼吸暫停而致的軀體缺氧及二氧化碳貯積或腦疾病。慢性的開始於年輕時的過度睡眠可能是發作性睡病的一個症狀。」

 突然發生過度睡眠時,醫師會詢問病人的心境,對近期發生事件的認識,及病人可能服用的任何藥物。由於疾病也可能導致過度睡眠,因此應檢查心、肺、肝;實驗室檢查有助於明確診斷。

「如果你發現親人一整天幾乎都躺在床上昏昏欲睡,請儘快尋求醫師的協助。」徐聖輝醫師表示:「過度睡眠用疾病或過度用藥不好解釋時應考慮可能由精神疾病(如憂鬱)或神經系統問題(如腦炎、腦膜炎或顱內腫瘤)所致,神經檢查應針對憂鬱、記憶障礙或異常神經症狀進行。對有神經系統損害症狀的人,應進行CTMRI檢查,必要時得將病人轉診到神經科。」


《進階衛教》2

不要輕忽睡覺打鼾!

正視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

 

睡覺打鼾非常普遍,不分男女常見此症。大家必須要注意,它和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有關,是一組嚴重的睡眠疾病。病人在睡眠中反覆出現呼吸停止(無呼吸),持續時間足以引起血及腦中的氧量下降而二氧化碳含量增高。

徐聖輝醫師表示:「睡眠呼吸暫停可以是梗阻性或中樞性的。梗阻性的是因喉部及上呼吸道阻塞所致。中樞性則因腦內呼吸中樞功能障礙所致。梗阻性睡眠呼吸暫停有時由於長時間的低氧和高二氧化碳血症降低了腦對異常反應的敏感性,在梗阻性基礎上又可出現中樞性障礙。」

 他說,梗阻性呼吸暫停常出現於肥胖男性,他們大多數以仰臥睡眠。女性少見。肥胖可能與身體器官老化及其他因素一起導致上呼吸道的狹窄。吸煙、過度飲酒及肺部疾病如肺氣腫可增加出現梗阻性呼吸暫停的危險性。睡眠呼吸暫停的一個前置因素,氣管及上氣道狹窄,可能是遺傳的,可影響家庭中多個成員。

 徐聖輝醫師指出:「由於症狀發生於睡眠中,因此必須由觀察病人睡眠的人,通常是病人的配偶來描述。現在錄影設備很普遍,最好能將病人的睡眠情況錄影下來供醫師參考。最常見的症狀是伴隨著發作性窒息性打鼾、閉氣呼吸暫停及發作性的突醒。」睡眠呼吸暫停在嚴重病例,病人有反復陣發的與睡眠相關的梗阻性閉氣,白天黑夜都可出現,最終這些發作會影響白天的工作,增加併發症的危險性。長時間的嚴重性睡眠呼吸暫停可導致頭痛,白天過度睡眠,腦力活動減慢,最後出現心力衰竭及肺功不全,肺部不能有效地供氧及清除二氧化碳。

 民俗對付打鼾有各種秘方,有的拿衣夾子夾鼻頭,有人請同床配偶捏耳根子。徐聖輝醫師指出,對梗阻性睡眠呼吸暫停病人,治療的第一步是戒煙,避免酗酒,減肥。嚴重打鼾者或睡眠中有閉氣者應服用鎮靜劑、助睡藥及其他鎮定藥。中樞性睡眠呼吸暫停的病人常在睡眠中使用人工呼吸裝置。改變睡眠體位很重要,打鼾者應側睡或臉向下睡。

很少會有嚴重病人需作氣管切開,利用外科方式建立一種永久的頸部氣道。有時可用其他外科手術來擴寬上呼吸道減輕症狀。但是,這些極端措施一般很少需要,且通常需由專科醫師進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